劳动合同是保护谁的权益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6:30:46
是公司企业还是劳动者?
可一旦签了劳动合同以后,个人就不能违约,公司就可以,而且公司违约后打官司对个人来说时间很痛苦并且麻烦的事情,简单的事情也需要托很长时间,并且法律真的能够做到公正么,秉公执法。

劳动合同>更侧重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劳动合同法是“单保护”,还是“双保护”的争议。“单保护”即主张劳动合同法是向劳动者权益倾斜保护的法律;“双保护”则主张劳动合同法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但最终立法仍然是坚持写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没有写上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2、《劳动合同法》加大了用人单位违法成本。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对违法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而刑事责任。在法律责任的追究上较为重视经济责任的承担,例如: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法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以罚款,额度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3、加重国家劳动监察责任。为防止劳动行政部门滥用职权或不履行法律职责,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协调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力图有效地寻求劳动者、企业用工单位间的利益平衡,协调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如对用人单位知情权、劳动管理权的规定,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权利的规定,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竞业限制条款的规范,均体现了平衡用人单位利益与劳动者利益的立法本意。

合同保护的是合同双方的权益。
就劳动合同而言,保护的是劳动者和企业的权益。
如果企业违反合同约定了,你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投诉,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仲裁不成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者都是保护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