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为什么有强磁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9:44:26
磁场是电场的宏观体现,从原子结构上解释磁石吸铁是这样的,铁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断的运动,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电子运动方向各不相同杂乱无章,不显磁性,但被磁化后,那些电子运动的方向就变得一致,就使得铁有磁性了。
但中子星是电子压到原子核里,与电子中和形成中子,聚集成中子星,既然不存在电子,就谈不上电子的一致运动,那中子星的强磁场是怎么形成的?

你说的“原子电流学说”也只是一家之言。现在还没有公认的磁场解释。

中子星的特性是具有极强的磁场,强度达105~109特斯拉.而银河系的平均磁场约10-10特斯拉,地球的磁场强度仅10-4特斯拉左右.太阳黑子的磁场~0.1特斯拉,目前地球上实验室采用先进技术所能达到的最强磁场强度也仅10~100特斯拉.中子星磁场起源的直观解释是其前身星(~8--10M⊙的主序星)具有100G的磁场,该主序星核燃烧结束后, 强大的引力塌缩使星体半径缩小到原来的10-5形成致密星核,由于磁场"冻结",磁通量守恒,易得星核即中子星磁场高达1012G.

((((但中子星磁场本质的起源与演化问题至今还没很好解决.))))

新发现的一些中子星其磁场高达1010~1011特斯拉.

我看到的解释都是说恒星残留,星系磁场随物质密度加大而变大,白矮星会变大数万倍,而中子星更会加大到数千亿倍,这种观点也和实际观测比较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