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历史小短文,描述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某一著名城市的发展简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9:28:24

佛罗伦萨,意大利文Frienze的音译(也译作翡冷翠),位于意大利中部,是意大利著名的手工艺品(金银制品、皮草、稻草纺织和制鞋等)和葡萄酒的生产地。1925年3月10日,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曾到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翡冷翠一夜》。一座美丽的城市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历史的缩影——这是夕照下的佛罗伦萨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佛市的历史虽可追溯到遥远的埃特鲁斯时代,但直到10世纪它仍只是一个农业小镇。从11世纪开始,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这里的纪念建筑日益兴盛;12世纪这里的职业行会就已产生,被称为“一个有条理的社会团体”;13世纪这里的经济和人文发展进入一个鼎盛时期,不仅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工业,而且宗教文化空前繁荣。僧侣们整天或是在修道院里吟咏赞美诗,或是在回廊里不停地兜圈子,思考《圣经》上的故事。历史已经证明,世界不可能没有14—16世纪,14—16世纪不可能没有佛罗伦萨。因为这个世纪是欧洲冲破最黑暗的中世纪封建禁锢走向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世纪,是佛罗伦萨引领席卷整个欧洲影响整个世界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世纪,是佛罗伦萨如日中天,光芒四射的世纪。
14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的初级形态——手工业在佛罗伦萨出现。新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冲破封建制度对生产力的束缚,要求打破基督教神学对人们精神的禁锢;1492年哥仑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8年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开辟东方航线,中国、印度、阿拉伯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技术传到欧洲,1453年土耳其攻占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灭亡,一大批学者携古希腊学术成果逃到意大利,考古发掘出的许多古罗马时期的艺术品,都证明了科学与人文主义真理。终于,一场不可避免的思想文化革命到来了。站在这种革命的前头,首先站出来发难的便是佛罗伦萨人但丁。
在意大利,13世纪被称为但丁的世纪。这位令佛罗伦萨人永远骄傲的伟大诗人,从诞生的时代到家庭都注定了他命运多舛。他出生贵族,却年幼丧母;他作战英勇,却在军中难成大志;他自幼钟情于青梅竹马的贝亚德丽采,心爱的恋人却匆匆早逝;他以满腔热血投入政治活动,却不明不白地被掌权敌党判终身流放,直到客死异乡。饱经忧患和人世的仓桑无奈,促使但丁毕其14年精力,写成了集中世纪神学、哲学和科学思想大成的文化巨著《神曲》。《神曲》不仅使但丁成为“中世纪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