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莲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5:57:58
文章一开头就说“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可爱者甚蕃”,为什么单单用菊花、牡丹作为莲的衬托呢?

打得好给追加。
大家最好说一下画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怎么抓典型?

菊花代表隐逸(陶渊明),牡丹象征富贵。“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表明世人贪图富贵,奢求荣华,追名逐利。之所以举菊是因为周敦颐借莲花表明自己不像陶渊明等人一般逃避现实。之所以举牡丹是因为周敦颐借莲花表明自己不追逐世风,洁身自好。当时的世风就是追名逐利贪图荣华富贵,而像周敦颐这样“出淤泥而不染”、敢于面对现实的正人君子越来越少了。虽然“可爱者甚蕃”,但举这两种花给莲花做衬托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符合当时世风情况,更能表明当时存在的问题。

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明确花的象征意义,抓住典型。

是对那些“爱牡丹”的人的讽刺。

我们老师说,这种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
出淤泥而不染,这就要看个人的意志了,如果是正直的人,就会不理会世俗的眼光,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至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是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了,近朱者赤固然好,但近墨者黑就是那种同流合污的没主见的人了。
爱莲说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和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因为宋朝之前便是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南北朝因为陶渊明,所以世人喜菊花,而到了唐代,全国物华天宝,一片繁荣,世人便都喜欢上了象征大富大贵的牡丹。选两种花,确实很有代表性,代表了当时的人们对花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