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把奖章溶于王水中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07:28:28

1943年9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尔居住在那里。一天,丹麦的反法西斯组织派人告诉玻尔一个紧急的消息:德国法西斯准备对他下手了!

玻尔开始准备自己的行装,打算躲开那些强盗。在收拾行李中他发现了一样重要的东西:他在1992年获得的诺贝尔奖章。这枚奖章决不能落在法西斯的手里。如果藏在身上带走,是很危险的。焦急中他的眼光落在了一个试剂瓶上,瓶子里存放的是“王水”。

玻尔把金质的奖章小心的放入“试剂瓶”里,奖章在“王水”里慢慢的就消失了。然后,他把这个珍贵的瓶子放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离开了自己的祖国。

战争结束后,玻尔回到了自己的实验室,那个小瓶子还在那里。于是,他拿起一块铜轻轻的放入“王水”,铜块慢慢的也变小了,奇怪的是,瓶子里出现了一块黄金!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所谓“王水”是一种浓酸,这种酸的腐蚀性很强,奖章放到里面的时候,浓酸将奖章溶化了,放入的铜块又将奖章从浓酸里置换出来。

玻尔就是利用了化学上的一个化学反应——置换反应,把奖章安全的保护下来了。

应 该 是 丹 麦 的 一 名 物 理 [或化学] 学 家 .

时 间 是 在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期 间 .

当 时 他 为 了 逃 避 纳 粹 党 卫 军 的 搜 捕 ,

不 得 已 ;只 好 把 他 的 奖 章 [2枚 ]溶 进 硫 酸 里 并 摆 放 在 实 验 室

的 显 眼 处 . 从 而 逃 过 了 一 劫 .

玻尔

哇……果然是物理学家……1943年的波尔来1992年拿个诺贝尔奖章回去,再把它融进王水……太科幻了……

玻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