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 采桑子 重阳的历史背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6 00:45:44

写作背景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写作背景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横空出世,莽昆仑”,这是毛泽东诗词《念奴娇·昆仑》中的突兀峥嵘的破题词句。论坛上,好多诗论者也把毛泽东诗词拟作为诗国中“横空出世”之“昆仑”。毛泽东诗词是否诗国中的“昆仑”暂且不说,然而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毛泽东诗词确实超绝非凡!不然,穷其量也不盈百首的诗词怎么能倾倒如许中外读者呢?诚然,这与毛泽东的身份地位及其伟大业绩的意念影响有关,但凡是品读过毛泽东诗词的读者,都会或多或少、或自觉不自觉地为其诗词那种所谓“横空出世”的独特魅力所激动所感染……那么毛泽东诗词的独特魅力到底是什么呢?是因为毛泽东诗词用典之妙?想象之奇?构思之巧?声韵之美?气势之豪?非也——李太白、苏东坡的用典;李白、李贺的奇想;李商隐构思的精巧;苏轼、辛弃疾的豪势皆可与其比伯仲。至于声韵明眼人心中都有数,毛泽东诗词之声韵实在不敢恭维……毛泽东诗词的独特魅力在于其蕴张着一股撼五岳,荡四海的势不可挡之“力”——精神力
采桑子重阳
【鉴赏】“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则更借凄清、萧杀、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著一“悲”字者。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