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问过老师的问题,但是不能回答我,遗憾,希望在网络上能找到高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2:57:47
1.为什么水在4摄氏度的时候密度最大?
2.为什么越是重金属,导热越快?
3.在计算黑洞半径的时候,为什么可以用到基于牛顿力学的一些公式,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4.冰晶体的形状都是六角形的?
5.用在第一架望远镜上的凸透镜是怎样磨出来的?
6.金宁曾经说过 "面包掉地时,黄油一面朝下的概率与地毯的价格成正比。"

1.水在常温下是热胀冷缩的,但是由于结冰后它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就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了,而这个过程也有个渐变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冷到接近4度的时候,它的分子之间的那种架构已经部分地显现了,也就是有了膨胀的趋势,到了四摄氏度的时候,膨胀的效果与冷缩的效果达到了平衡,这个温度下,它的密度也就达到了最高值.
2.导热通过电子来进行,重金属的电子多,呵呵.其实你说得也不太对,铝就不是重金属,它的导热也是挺快的.
3.因为我们计算的是黑洞的外壳,也就是不受黑洞控制的范围.这个范围还是符合牛顿力学的.
4.基本上都是.也有六角柱型的.
5.用手工磨的.
6.这只是调侃.因为黄油一面朝上的时候都被人忽略掉了.(人是很容易忘记的,对不?)

1 这是水的特性 这可能和水的氢键(高中化学)有关 4度时它的氢键最稳定 水结合的最紧密 因此密度最大
2金属导电很大程度依赖的是金属的电子(这在高中晶体里面)越是重金属 电子移动速度越快(可能与向心力有关 )电子移动速度加快导热能力变大
3这是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黑洞是一种物质 光也是一种物质并且是速度最快的物质 当一个星球密度足够大时 光都不能逃脱 此时为黑洞(高中物理一定会学的)根据F=k*M*m/(R*R)=mv*v/(r*r)就可以 v=300000000(米每秒)
就可以了
4这还是与水的氢键有关
5我也不知道 可能知道凸透镜的原理慢慢磨的 这个问题很有难度 不好意思
6这可能是一个哲理问题
你提的问题太有难度了我很想拿到你的100分 看样子

祝你好好学习 成为物理大师 对了 看一下高中课本对你有帮助

这些东西可能老师是不会知道的
除非是中科院院士,呵呵!
本人都只有些了解,但说不清楚。
对于你的第一个问题,以前在书上看到过:
冰熔化成水,体积变小,但是水4摄氏度的密度最大。这是由于温度升高冰熔化成水时,冰的空旷的氢键体系瓦解,变成堆积密度较大的水,另一方面,热膨胀又使水的密度下降,两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在4摄氏度具有最大的密度。
水作为液体所能起的各种作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