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盗窃本单位5800元物品,怎么判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0:42:54
我弟弟分5次盗窃本单位汽车配件一共价值5880元,盗窃出来后有一个联系的,有一个销赃的,共三人参与,怎么判刑?
我弟弟已经29岁了,他一共是分5次盗窃的价值5880元的汽车配件,盗窃行为没有给单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等,
我们当地的法院是这么告诉我的,可能要判2到3年刑,没有缓。怎么办啊!!!!!

根据你介绍的情况,你弟弟的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的规定,构成了盗窃罪。而共同参与的这三个人因为有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络,所以构成共同犯罪。
至于法院的量刑问题,则要综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你弟弟是否年满18周岁,盗窃行为是否给单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等,以及你弟弟犯罪后的认罪态度。一般情况下,盗窃5000多元并不是十分严重的盗窃行为。我认为一般会判处缓刑。

盗窃罪在中国刑法中的定义:

一、概念

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本罪的四个主要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即国家、集体所有或者公民个人所有的各种财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

3、本罪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盗窃行为不构成犯罪。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 、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盗窃罪与一般盗窃行为的罪限。其区分有数额和次数两个可供选择的标准,只要具备了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其中之一的,就构成盗窃罪,否则,只是一般违法行为。

2、把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罪区别开来。这里所指的“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主要指偷窃共同生活的近亲属的财物,也包括偷窃共同生活的其他非近亲属的财物。共同生活的近亲属的财物和非近亲属的财物不等于本人的财物,但又与非共同生活的其他人的财物有所区别。

四、本罪的刑事责任

1 、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下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