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花无语的含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0:56:07
典故

画堂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独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秦观的《画堂春•落红铺径》是一首春归伤怀之词,其在情感的流露上没有一般的伤春词作那么一股断肠长恨般的呼号,而是有着一种纤柔婉约的特点。
通读全词,可以感觉到词人的情感大体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一、“落红铺径”伤春归
词人首先从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起,从落红铺径、水满池塘、小雨霏霏,到杏园花残、杜鹃啼叫。句句写景,句句也都写了伤春之情。而这种伤春之情,却是几分无奈中又有着几分平和。你看,词人写春归之景,都避用浓重之笔、鲜明字眼。写“落花”只是“铺径”,写春“水”只是平池,写“小雨”只是“霏霏”,即使写“杏园”用了“憔悴”二字,表明春日之已去,但也并不是“落红无数”“狼藉一园”的残状,写“杜鹃”,也只是用了一个“啼”字,并不像“杜鹃啼血”“子规声断”那样悲惨。正如周济在《宋四家词选•序论》所言:“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
“无奈春归”,直抒胸臆,总括上片。情不自禁地流露也了对于春日归去的那一番无可奈何之情。
二、“独捻花枝”惜春归
于写景之中,已见词人手法的纤柔婉约,于下片的“柳外画楼独上,凭阑独捻花枝”二句的写人中,则更可见出词人的这一风格。这一句,大约是化用于冯延巳的“闲引鸳鸯香径时在,手挼红杏蕊”二句。在通常的词作中,“独上”“凭栏”之后,不是“望断”,就是“肠断”。而在秦观的笔下,是一个“独捻花枝”于 “柳外画楼”之上的形象。“柳外画楼”,是多么的富有情趣,如果能留住美好春光,那将是多么的让人惬意、欢欣!于是,便反复地“捻”着手中的花枝,不愿轻易抛去。也许,在词人的心中,把持了这一枝花,便是把持了整个的春天。是啊,词人于这一“捻”字中所寄托的情感,有多少言语才能表明,又有多少言语能够表明?
把惜春之情,寄于不经意的一个行为之中,可谓含蓄蕴藉。
三、“放花无语”任春归
尽管词人对于春的归去大为伤怀,大为怜惜,可最终却是“放花无语对斜晖”。这是怎样的一种举动,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呀!——多数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