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打倒“山林文学”,请问“山林文学”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9:59:39

材料一:(“文学革命”八事中)“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也。吾所谓‘物’,约有二事:(一)情感。……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今人所谓‘美感’者,亦情感之一也)。(二)思想。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思想三者而言之。……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文学亦犹是耳。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秾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末矣。”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二卷
材料二:“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精神界之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

那个时代的文学 从1919-1949年可以说是中国的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以革命性质的,后来发生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陈独秀,他说打倒“山林文学”主要就是跟新文化运动中的“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内容是一致的。这里的“山林文学”就是指“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