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和蛟是什么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8:39:40
最近要写民俗学的论文,好不容易找到题目,可是又被一个子问题困住了,敬请各位大侠帮帮小弟

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
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
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
“有鳞曰蛟龙”。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
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倘蛟看见岸
边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绕之,使人坠水,即于腋下吮其血,
直至血尽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
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蛟可能是鳄鱼。

极大多数人都知道龙这名字。许多人能讲说它作什么形状。南方的泥水工人还能用毛笔在墙上或灶前画出一条“水墨龙”。然而世界上却并不曾有过这样的动物,它只存在人的想像中。有人会这样问:地球上没有龙,为什么中药铺里有“龙骨”出卖呢?曾经有人研究过,所谓“龙骨”是几种不相干的动物的化石骨头和牙齿。又有人可能说,想像中的龙也许是古人对于某种古代恐龙遗留下来的记忆。但恐龙生存的时代距离人类很遥远,二者没有碰过面,不可能有这记忆的。
可是想像的东西也不是完全凭空能够想像起来的,也须有一些依据,加上歪曲、假造和附会便成为一种并非实有的想像的东西。
夏季海面上会发生幅面较狭小的紧急的旋风;远远望去像有一条东西从云间挂下来到海面,看去像在扭动。俗叫“龙吸水”,指龙从云端下挂,向海吸水的意思。书上则称“龙卷风”。龙卷风是人们想像世上有龙的一种凭借。
有些石碑上面常常凿着龙,形状多少有些不同。有的简单些,有的复杂些。鲁迅早先住在北京绍兴会馆里的时候,有一时期,暇时经常抄碑帖。他曾经对我说过,碑上有种龙形是很像鳄鱼的。的确,有数种大形的爬虫,古代都给以龙的称号,如扬子江鳄古称鼍龙,蛟又称蛟龙。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想,鳄鱼这类动物是龙这想像物的凭借。综括起来说,龙的想像是由鳄鱼、“龙卷风”等形象而构成的。或者还有别的因素,但并无实物则是可以肯定的。
现在连带讲到蛟。旧时浙东俗说蛟是龙子。浙东多山,久雨以后,常有“山洪暴发”的事情。即山中积水突然大量冲下,叫“出洪”。有时把人、畜冲去。俗信蛟形如小猪,出洪时跟水流下,由江入海,后化为龙,飞升上天。这故事显然有点头尾不接。龙既常在云端,也常常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