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作业(物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2:39:06
帮我作业(物理)

写两个以上的物理探索性文章,文中要有探索过程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学知识可概括为三个主要关系及其相应的定理、定律,即力与运动的关系及相应的牛顿定律;功和能的关系及相应的动能定理、机械能定恒定律;冲量与动量的关系及相应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它们又都是从不同角度讨论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瞬时作用效果和力的效果作用效果。因此力的概念的建立及其发展、力的合成、分解是基础。
力与运动的关系的讨论及牛顿定律的运用,既是高考的重点,又是基础。一次
高考涉及这部分知识的试题总有三个以上的试题。中学所学典型的力与运动的关系
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一个物体作匀加速运动,它的速度大小一定变化,方向可能
不变,也可能变化;一个物体加速运动,这就包括了匀速率圆周运动,它的速度大
小是不变的。
对上述运动不可以从功与能、冲量与动量角度分析,正是作匀速率圆周运动的
物质向心力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不做功,因此物体的动有不变,但向心力对物体
有冲量,因此它的动量(矢量)不断变化(方向变化)。
牛顿定律的应用的热点首推圆周运动,特别是场力提供向心力的匀速圆周运动
。例如人造地球卫星的绕运动;氢原子电子绕核的环绕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
中受洛仑兹力的匀速圆运动,几乎每年高考都至少有两个试题。
由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m/r2=mv2/r或gmm/r2=m(2π/t)2r,
可得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周期t分别为
v= t2=4π2r3/gm
又由地球的重力加速度g=gm/r2,即gr2=gm,对地球表面(r=r),得g0r2=gm,
代入上两式,v= ,t2=4π2r3/g0r2。因此对运行高度不计的卫星,其轨道半径r=r,则v= ,t=2π 。又行星的质量m=ρ(4/3)πr3,对高度不计的卫星
t2=4π2r3/[gρ(4/3)πr3] (r=r) ρt2=3π/g
公式推导和公式变形能力是主要能力要求,它要求熟练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质点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高考的另一个热点。
例1.长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