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名字中的“甲”以及“官庄”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0:15:32
一般形式是:1.数字+甲+姓,如“二甲李村”“七甲张村”
2.姓+官庄,如“王家官庄”

应该是古代适应国家政治统治采取的保甲制,汉代的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的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又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设甲生。至清,终于形成了与民国时期十进位的保甲制极为相似的“牌甲制”,以10户为1牌,10牌为1甲,10甲为1保,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皇朝对全国的严密控制。
这种保甲制,一旦遇到移民,就将新建的村庄用保甲的名字进行编号,用保甲来命名村庄,比较好区分相似的带姓氏的村庄,以免混淆。
官庄是明朝时,为官府或卫所种田的村庄的名称,而加上姓氏,一般也是为了区分相似村庄。
河北的石家庄,过去就是卫所的官庄。不过,名字中没有加上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