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的《野店》赏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5:03:11
诗的最后三句该如何理解?
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还有那些同样主题的诗歌吗?
野店啊!!!!!!!!!!!!!!!!!!!!!

(赏析):郑愁予〈右边的人〉赏析
郑愁予〈右边的人〉赏析

郑愁予(1933—)本名郑文韬,先后毕业於新竹中学、中兴大学,民国57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研究,并获艺术硕士。毕业后曾任教於爱荷华大学、耶鲁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并曾出任联合文学社长。郑愁予是台湾「现代派」重要诗人,但是其成名作如〈错误〉、〈情妇〉、〈野店〉、〈残堡〉等,并不全然是主知的,反而几乎都是抒情诗,他是现代诗坛中令人著迷的抒情诗人。
《蓝星诗页》的作品以诗创作为主,兼及评论与译介。亦是以蓝星诗社一贯的「抒情传统」为取向,兹以一首郑愁予1960年1月10日刊在黄用主编:《蓝星诗页》第14期上的诗证明早期诗社间并非决然对立,现代派诗人也并非全然「主知」的。试看郑愁予的〈右边的人〉:

月光流著,已秋了,已秋得很久很久了
乳的河上,正凝为长又长的寒街
冥然间,儿时双连船的纸艺挽臂漂来
莫是要接我们回去!去到最初的居地

你知道,你一向是伴我的人
迟迟的步履,缓慢又确实的到达:
啊,我们已快到达了,那最初的居地
我们,老年的夫妻,以著白发垂长的速度

月光流著,已秋了,已是成熟季了
你屡种於我肩上的每日的栖息,已结实为长眠
当双连的纸艺复平,你便在我的右边隐逝了
我或在你的左边隐逝,那时

落蓬正是一片黑暗,将向下,更下
将我们轻轻地覆盖

〈右边的人〉是抒情诗,较诸前述〈错误〉等抒情诗,文字略嫌乾涩,是否受现代诗运动或论战的影响,值得再探,但仍不失为一首好诗。〈右边的人〉描述的是什麼人?诗中给了答案,是「妻」——「我们,老年的夫妻」。中国自古以来的思想即男尊女卑、男左女右(女权高涨的年代,在此我们没有贬意),〈右边的人〉在此诗中是描述夫妻、老伴侣届老临终的心境当无疑义。只是时年26、7歳的郑愁予,为何有此苍老的心境,令人好奇。

第一段诗起句「月光流著,已秋了,已秋得很久很久了 / 乳的河上,正凝为长又长的寒街」历来,月总是秋天忠实的代言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