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打防疫针后出现肿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7:52:25
我的孩子4个月了,前几天到卫生防疫站打了"百白破"疫苗,今天才发现打针处有一肿块,好像药没吸收,请教各位是不是打针时感染发炎了,还是打的方法不对?会不会有事?怎么办呀?

打预防针后起肿块是很常见的现象,那是因为打进去的针药没有被很好的吸收,所以就在皮下结集。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多休息,还可以用薄薄的生土豆片贴在针眼上吸收肿块。注意观察若高烧38.5度以上,请去医院诊治。

小儿肌肉注射后的硬块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采用以下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处理,可使硬块很快变软,直至消失。

·热敷:注射局部产生疼痛或刚出现硬块时,可以及时热敷。方法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水温50℃~60℃)敷于硬块部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0~30分钟。也可同时局部按摩。热敷和按摩的目的在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液的吸收。

·硫酸镁溶液的外敷:可在药房或医院购买50%硫酸镁溶液。每次取硫酸镁溶液50毫升,加热水约10毫升,然后用纱布或小毛巾两块交替使用,先在容器内浸湿,取出后稍拧干,随即敷于有硬块的地方,上面再用热水袋压住保温,5分钟更换一次,连续15分钟,每天3~4次。用硫酸镁溶液作温热敷可使肌肉放松,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药液吸收。

·艾叶煎水敷:艾叶味苦辛,性温,具有理气血,逐寒温,温经,止痛的效用。方法是用艾叶加水适量煎煮,待温后将敷布(布块、纱布、毛巾等均可)浸湿后,热敷于硬块的部位。敷布湿度以无水流下为宜,温度以不感灼热即可,但须注意防止烫伤。每隔3~5分钟更换一次,每次热敷30分钟,每日敷两次。

理疗,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去医院做几次理疗,一般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应该注意的是,如发现硬块部位有“波动感”或出现脓头,必须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不可随便热敷。

正常的,是百白破"三联疫苗特有的现象,热敷一下,几天就会小很多,或者不用管他,自己都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