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上的“寒”与“凉”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0:10:33
有哪些食物是“寒”的,有哪些又是"凉”的呢?

按阴阳属性来分,寒与凉均属阴,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中医本身就是模糊数学的概念,因此寒与凉目前应该没有一个精确的量的概念,食物中的螃蟹就是寒的,而梨是凉的。

中药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程度上的差别

寒比凉程度更深,均属于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