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酸弱碱中离子浓度大小怎样判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25:31
请举例说明

粒子浓度大小比较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之一,在全国和地方的高考试题中年年都有出现,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电离度、水的电离、pH值、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此类型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理论、两平衡”,即弱电解质的电离理论、盐的水解理论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平衡、物料平衡。
一、夯实“平衡”“理论”基础知识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理论
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量的,电离消耗及电离产生的粒子是少量的,同时还应考虑水的电离。例如在氨水中:c(NH3•H2O) >c(OH—) >c(NH4+)>c(H+)
2.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是第一步电离。如在H2S溶液中:
c (H2S) >c(H+)>c(HS—) >c(S2—)
二.水解理论
1.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由于水解而损耗。
如NH4Cl溶液中,因NH4+水解损耗,所以c(Cl-)> c(NH4+)
2.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的H+(或OH—)也是微量的。但由于水的电离,所以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问题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
如(NH4)2SO4溶液中:c(NH4+)> c(SO42—) > c(H+)> c(NH3•H2O)
3.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的,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如在Na2CO3溶液中,c(Na+)>c(CO32—) >c(OH—) >c(HCO3—) >c(H+)
4.强碱弱酸酸式盐溶液中弱酸酸根离子既有电离又有水解,比较离子浓度时首先要认清其阴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
①若溶液显酸性,说明阴离子的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如NaHSO3溶液中:c(Na+)>c(HSO3—)>c(H+)>c(OH—)>c(SO32-)
②若溶液显碱性,说明阴离子的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如NaHCO3溶液中:c(Na+)>c(HCO3—)>c(OH—)>c(H+)>c(CO32—)
5.弱酸、弱碱与其对应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