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有哪些出众的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6:27:42
具体对国家的贡献与他的思想

胡适之所以受到人们如此的追捧,除了他为人谦和,一生涉猎广泛,著述等身,令人叹为观止外,还因为在他一个人的头上,竟然戴了36顶博士帽,这不仅堪称“中国第一”,就是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1910年(清宣统二年)7月,19岁的胡适前往北京,参加了第二批”留美赔款官费“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同年9月,胡适赴美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

1916年11月,胡适顺利通过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和哲学史初级口试、笔试,取得了“博士候选人”资格,而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则早在这年的8月就已经开始准备了。这篇论文长达9万多字,胡适花了整整9个月的时间才写完。1917年5月22日,胡适参加了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

按照哥伦比亚大学的规定,每位“博士候选人”都必须向校方呈送论文副本100本。为拿到博士学位,胡适开始忙着安排起自己的论文出版事宜来。然而就在此时,他的老乡,安徽怀宁人陈独秀却发来了一封电报,催促他尽快回国。

原来,此时国内的新文化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胡适留美期间,曾经给《新青年》杂志投过几篇稿,倡导文学改良,一时间成了新思潮中的一员大将。给他发电报的陈独秀,刚刚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文科学长,经他力荐,蔡元培决定聘请胡适担任北大的教授。胡适接到电报后,顾不得博士论文的出版,也顾不上博士学位还没有拿到手,便决定立即回国。

由于博士文凭迟迟未能拿到手,在国内学界和政治界长袖善舞的胡适,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1927年初,胡适在伦敦出席完中英庚款全体委员会议后前往美国,希望能解决掉困扰了他多年的“博士文凭问题”。到达纽约后,他没有亲自办理这件事,而是委托了一位叫作沈有乾的朋友,替自己将已经印好的100本论文交给了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经过如此周折,胡适才总算正儿巴经地戴上了自己的第一顶博士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

在耗时10年、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胡博士”后,一顶顶博士帽便接二连三地朝着胡适“飞”了过来。

1934年12月,胡适由北平赴香港讲学,香港大学于次年1月授予他荣誉法学博士。1936年9月,胡适应邀出席哈佛大学300周年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