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中国啤酒行业目前的现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5:27:21

新机遇就是新挑战。就啤酒市场而言,国际市场已趋于相对饱和,而中国却以每年6%的增长率,成为全球啤酒市场版图中的亮点。然而,高端啤酒市场的同质化问题,近来却频繁见诸于报端,有的专家甚至用“红海”(已知的市场空间)一词来形容。眼下,国际巨头先后进入内地,跑马圈地,高档啤酒市场一片鏖战。

  外资啤酒逐鹿中国

  自2002年我国成为世界啤酒第一产销大国以来,近4年的啤酒产销量每年增长率超过6%。目前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约为22升,若能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即可形成近4000万吨的生产量和超过1000亿元的销售量。如此大的扩容力驱使国际啤酒巨头纷纷逐鹿中国。

  年初喜力宣布撤去中国区之后,高档啤酒的市场格局也基本形成,伴随着一系列本土品牌的并购战,外资品牌圈定了势力范围:百威雄霸东部地区,辐射全国;嘉士伯则在中西部建立王国,呼应南北两区;其他外资高档啤酒继续加强对强势地区的控制,与大品牌抗衡。

  当这些响当当的国际巨头济济一堂时,才发现各自的产品和形象是如此的相近,又不得不将目光聚焦在消费者身上了。然而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极具个性和主见的年轻人。

  “80后”一代崛起

  足球是2006年的关键词,就在这年,贝克汉姆“下课”了,齐达内挂靴了,取而代之的是小罗、小小罗、杰拉德……;以李想、邓迪为代表的IT新贵也在国内崭露头角,掌握财富。人们开始注意到了“80后”的存在,各行各业也开始涌现“80后英雄”。迈入新年,这个拥有9000万人的群体正在完成羽化和蜕变,走向社会主流。

  一句“我的地盘听我的”,展现了“80后”一代的张扬个性。独生子女、互联网、个人通信、嘻哈音乐风等等,这些“革命性”的事物伴随了他们成长,造就了他们独特的个性和有主见的消费行为。对于每一个行业来说,“80后”有着文化符号之外的巨大价值,他们将为品牌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又使其遭遇强而有力的挑战。

  高端啤酒恰如其分地从这个点切入了进去。

  啤酒蓝海 凸现生机

  喜力在年初的调整,为广大厂商提了个醒——“80后”开始发挥效应了。即使是行业巨头,拥有丰厚的品牌积累,“80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