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两句话为什么被誉为千古名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4/28 10:03:27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为什么被誉为千古名联?
很急的~~请大家尽快啊!!!
非常感谢啦~~
谈谈具体感受和理解啊~~

1、佳句赏析
  “深”字写出了禅房的幽雅宁静,这岂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至境吗?抓住了禅房幽深淡雅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淡泊情怀。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宋欧阳修曾感慨地称赞道:"我常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故仿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 ,乃知造意者唯难工也。"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曲径通幽”之美学在中国古典园林上有广泛运用。
  2、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3、译文
  早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
  竹林中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人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
  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4、作者简介
  常建,唐代诗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2年)进士,与王昌龄同榜。曾任盱眙尉。仕途失意,后隐居于鄂州武昌(今属湖北)。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也有部分边塞诗。有《常建集》。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鉴赏

--------------------------------------------------------------------------------

作者:倪其心 来源:今人力作 点击:1092 更新:2005-6-15 6:48:32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