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比较利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5:17:00
国际贸易知识范围

核心思想: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生产率,节约参与交换的国家的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局限性
(1)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因而其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简单、苛刻的假设前提基础上的,把复杂、多变的经济抽象为静态、凝固的状态;
(2)该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全面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3)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国际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比较利益
比较利益学说要求各国通过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比较,选择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力促进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但是它将复杂的经济情况过于简单化了,它必须依赖于9个重要的假设条件: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生产的产品只有两种;
2.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没有熟练和非熟练的差别;
3.生产是在不变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的。
4.不管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运输费用都等于零;
5.全部要素都假定是充分就业,它们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则不能流动;
6.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国际间自由贸易;
7.贸易是按物物交换姆绞浇?械模?BR> 8.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交换,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9.最重要的经济目标是实现最大的世界真实总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