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双关句啊~~~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4:08:34
急用啊~~~~~~~~~~~~~~~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

  (「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相关。)

  四面又明明是寒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风筝》鲁迅

  (「寒威」和「冷气」指的是天气,也指保守的社会。)

  双关语”就是话中有话,弦外有声,暗藏机锋,隐晦曲折,需要仔细嚼一嚼,其味是在细嚼慢咽之中体会的。
  有一出川剧叫《秋江》的,里面的老艄公问前来搭船的女尼贵姓,妙常故意说“姓陈”,艄公忙令住口,因为舟行江中,最怕就是这个字——沉。《我的前半生》一书中,爱新觉罗·溥仪三岁登基,大哭大喊,其父摄政王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这引得文武百官心中嘀咕,认为乃不祥之兆,怎么能说“快完了”呢?
  双关语,古已有之。六朝的乐府民歌有“衔碑(谐悲)不得语”,“夜夜得连(谐怜)子”,“昼夜长悬丝(谐思)”,“藕(谐偶)异心无异”等句。宋朝有民谣曰:“打破筒(谐童贯姓),泼了菜(谐蔡京姓),便是人间好世界。”《红楼梦》中的“护官符”有“假”与贾谐,“雪”与薛谐,也是妙趣横生。四十年代山西有谚曰“打破盐(谐阎锡山姓)钵子,捣烂酱(谐蒋介石姓)罐子,百姓才有好日子”,这一双关语,暗寓民心所向。
  双关语最能发挥国人的幽默和风趣。法国大文豪雨果也说:“双关语是飞舞着的灵魂的产物。”

  双关语拾粹

  川剧《秋江》里的老艄公问前来搭船的女尼贵姓,妙常答道:“姓陈。”艄公忙令住口;船行江中最怕的就是这个字——沉。旧时过年禁止洗衣,怕的是一贫如洗。爱新觉罗·溥仪3岁登基,大哭大喊,其父摄政王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典礼完毕,文武百官窃窃私议,认为此乃不祥之兆,怎么能说“快完了”呢?袁世凯窃国坐上了龙椅,怕头上的吊灯掉下来砸着他,将座位往后挪退了一步,于是也有人认为此举预兆着——退位。

  以上说的,都是谐音的双关语。由于主观心理上的担惊害怕,深恐客观情势的突然变化,造成了这些个禁忌,加深了自己吓唬自己的恐惧感,主观唯心达到了迷信的地步。
  同音字造成的双关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