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外经济贸易效益”?它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提高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效益的途径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8:24:44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就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
外贸部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一个组成部分,理论上讲,两者应当是一致的,而不是矛盾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财政体制、价格体制以及税收、汇率等方面的复杂原因,在实践中,外贸企业经济效益与外贸社会经济效益往往产生矛盾因此,我们在考察外贸经济效益时要兼顾社会和企业两个方面,在两者发生矛盾时,应以外贸社会经济效益为主;在保证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也必须照顾外贸企业经济效益,以调动外贸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当前,我国外贸在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下,正确处理外贸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是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来实现的。

①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明确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将一切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②转换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要逐步推行股份制,朝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使外贸企业真正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道路。
③开展工贸、技贸、农贸结合,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道路。
④抓紧出口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出口,提高外销价格,从而提高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
⑤加强经济核算,节省费用开支。
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⑦提高企业素质,特别是提高外贸工作人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