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的发展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15:55:58
“杨柳活,抽陀螺”

陀螺,也称陀罗,是普及性的儿童玩具。其基本型制是用木头削成一个面平底尖的圆椎体,考究些的还在尖脚部安一粒钢珠。常见的玩法是先用一根小鞭子的鞭梢稍稍缠住它的腰部,再用力一拉,使之旋转起来,然后用鞭子不断抽打,令其旋转不停。所以人们每将这种游戏称为抽陀螺或鞭陀螺,在南北城乡顽童们的嘴里,则还有“抽贱骨头”、“打懒婆娘”、“耍冰猴儿”等带有恶谑意味的俗称。

与陀螺外号花样百出的现象相映成趣,关于这种游戏发明的时间与演变的过程,也有多种说法。

有人推测陀螺的发明与发展,经历过手旋陀螺、鞭旋陀螺和鸣声陀螺(即“空钟”)三个阶段。手旋陀螺就是一个圆片,中央贯轴,然后以手旋轴,使圆片自转,也就是宋周密《武林旧事》所载的“千千车、轮盘”等“儿戏之物”。据杭世骏《道古堂集》介绍,这种手旋陀螺在明代成为宫人喜爱的游戏,称为“妆域”。除制作更加考究外,还有了新的玩法:当它转速减缓而有停转或歪倒之虞时,允许用衣袖拂拭,即借助外力补救。谁转的时间长久谁赢,游戏规则是不许转出事先划定的界限。这个“袖拂”动作,后来蜕变成一根小绳鞭。成书于晚明的《帝京景物略》曾记载当时流行北京的童谣:“杨柳儿活,抽陀螺”,并介绍了具体玩法,同现代的鞭旋陀螺完全一样。据此推断,手旋陀螺产生于宋代,经过明代袖拂“妆域”的过渡,最终发展为鞭旋陀螺,其具体时间约在明代中期或稍后。

又有人举出唐代文学家元结所著《恶圆》:“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使为之聚孩孺,助婴儿之乐……”这个“圆转之器”能产生“聚孩孺”的效用,足见玩起来的吸引力之强,估计就是手旋陀螺之类。这样,手旋陀螺的产生时间又可往前推数百年。

还有人指出:“陀罗至迟在宋代已十分流行,宋人留下的绘画作品中已能见到陀罗和小鞭子,证明了那时陀罗与现在的形制已基本相同”(王连海《中国民间玩具简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7)。遗憾的是论者未就所据绘画作品提出具体的说明。

另外,也有人认为陀螺的发明与发展历程应是先有鞭旋陀螺,然后再有手旋陀螺与鸣声陀螺,而鞭旋陀螺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依据是李济、袁敦礼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一份题为《西阴村史前的遗存》考古报告。该报告称,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期文化遗址中,有一个陶制小陀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