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人们为什么管狗叫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3:45:45
为什么不叫它“汪汪”这一类更容易让人想到狗的的名字,而要重新造字定读音这么麻烦呢?

《说文》中有狗字,并解释为:“孔子曰,狗,叩也。叩气吠以守。”为犬名声。《尔雅.释兽》:“未成豪狗。”郭注:“狗子未见生乾毛者。”郝疏:“是狗犬通名,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散文则《礼记.月令》言食犬,《仪礼.燕礼》言烹狗,狗亦犬耳,今亦通言犬为狗矣。《玉篇》:“狗家畜以吠守。”在先秦典籍中较早使用狗字的有《韩非子.内储下》:“燕人无惑帮浴狗矢。”《庄子.行阳》:“譬猫狗马,其不及远矣。”《晏子春秋.杂下六》:“晏子使楚……曰:使狗国专从狗门入。”《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提之畜,无失其时。”《荀子.荣辱》:“……则是人也,而曾猫狗提之不若也。”《春秋左氏传.昭出23年》:“吏人之与叔孙居于箕者,请其吠狗弗与。”以上所引诸书断代较准确的有《孟子》《荀子》《左传》等,其中《荀子》为荀著作,而荀况生于公元前298年,死于238年,是占国后期的人。《孟子》为孟轲的言论,孟轲生于公元385年,死于304年,也是战国时期的人,《左传》中则有明确的年代记载。昭出二十三年即公元前五一九年,此年代属春秋中期。此外最近出土的《傍马盟书》中也方狗字。根据专家们考证,《傍马盟书》是春秋中晚期的史料,所以在甲骨文、金文中均无狗字。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确认,狗字的出现和使用,最早不会超过春秋中期,如进一步细分,最早不会超过公元前五一九年。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犬已是妇孺皆知的家养动物,为什么又出现了狗的称谓呢?这是因为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只用犬来说明所有的狗无法说清,不能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不得不再造新字以适应发展了解社会,狗字就应运而生了。狗是个形声字,即左形右声,左边代表犬的形状,在右边上一个声符句,就造出了狗字。“句”在甲骨文中从两钩甲贝,后演变而成句,其改朝换代读若gou,所以此字即发音为狗。在现存的工具书中,凡是从句之字都有“小”,“曲弯”等义。如狗,其义为矮小畸形。提,其义为小牛犊。驹其义为小马。不繁举证。则狗字含意为小狗更是明白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