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海拔是多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6:22:38

海拔高度27.5-49.0米

聊城市

聊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位于古聊河西岸而得名。东与茌平、东阿县相邻,西与冠县、莘县毗连,南与阳谷县接壤,北与临清县为界。土地面积1245平方公里。人口 91万。有汉、满、蒙古、回等14个民族。

聊城市距省会济南市92公里。是山东省首批审定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聊城见之于史距今已有25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聊城为聊、摄地,为齐之西鄙。秦置聊城县,属东郡。从明初到清末为东昌府治所。1912年改东昌府为东临道,辖聊城。1940年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将军,曾改聊城县为筑先县,1949年重被改为聊城县,属平原省。1952年改属山东省。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聊城市。

聊城市属于平原经济类型区,东临济南和开放城市烟台、青岛相望,西近河北邯郸,南靠我国四大油田之一的中原油田,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连北优越的地理位置。聊城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商品粮、优质棉、淡水养殖、畜牧、蔬菜五大生产基地。

聊城市素以名城、名人、名湖著称于世,是享誉华夏的“三名”城市。明清两代,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之便,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享有“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之誉。位于古城中央的光岳楼,巍峨壮观,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通高33米,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古老、最高大的木构建筑之一。光岳楼是明初东昌卫守御指挥合事陈镛出于军事需要,用修城余木所建,故名余木楼。明弘治九年(1496年)吏部考功员外郎李赞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之意命之曰:“光岳楼”。600年来,许多帝王相卿、文人墨客来此观赏,留下了数以百计的美好诗篇。因此,光岳楼上名篇荟萃,碑石林立。位于聊城东关京杭运河西岸的清代山陕会馆,金碧辉煌,它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原是山西、陕西两省商贾集合宴游、奉礼关帝的处所。是一座庙宇和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体。南北阔44米,东西深77米,主要建筑有山门、戏楼、大殿、夹楼、钟鼓楼、看楼、碑亭、春秋阁等,共计160余间,其建筑富丽堂皇,是我国现存会馆中的经典和瑰宝。1978年会馆被辟为聊城地区博物馆,鲁西文物荟萃其中。它与光岳楼同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清代江南河道总督邑人杨以增创建于道光年间的海源阁,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