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生活与佛学的矛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16:44:52
佛教讲究四大皆空,一切金钱,财富,名誉皆为空相,去除得失观,不得则不失。可是,世俗生活中,人与人就是要比这些东西,为了生存我们得上班,上班有业绩,摆在那,如果不跟人比的话,业绩不好可能就要下岗。而且跟人比较有时也会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因为有时候正是自卑或者好胜才给了人们动力。如果修佛的法师们遇到世俗生活的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处理呢,如果身处一个竞争激烈,不进则退的环境里,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并且保持内心的修养呢?
yangxueguimuyi ,是不是三言两语很难讲清楚?

也就是说,在渡众生,出世的角度上佛教是积极的,而在世俗生活的角度佛教是消极的。因为世俗的积极要争,要斗。那么佛教对于世俗中的人们岂不是没意义了?从现实来说,又有多少人能出世?

问的好,我为什么要理佛?因为以前太单纯,现在出社会了不适应,抑郁了.听说看看佛教的经文能解脱,就看了,就产生了这些疑问.

佛教本是空,何来玷污?

感谢大家的回答,都答的很好.不过我想我的问题是解决不了了,生活还是要面对.佛教并非我原先想的那样.

等自动转投票,好的回答太多

这里你要区分开这样个东西,就是大乘与小乘的区别,大乘作为引导他人向善,度化无尽世人而启发菩提心,积极入世.小乘是注重自身戒律修养,达到自身修成证果.虽然两者都是出自佛教的经典,但是各自的延续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自成一系,各有所长了.
提到你所说的竞争,我觉得你大可不必去考量无所谓的四大皆空.所谓的解脱,只是在你失败的时候告诉你,你所追求的都是虚幻的东西,不必太过在意.
全然地陷入到无争的局面,那就落入了小乘的极端.如果一味强调入世,发出如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势不成佛"这样不可能的目标与决心,就落入了大乘的极端.
所以竞争大可任意,不需在意些什么,重要的在于克制自己的欲念,知之而不为其欲所动,正如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一般,因为不存在要吃酒肉的欲望,享受美食的想法,所以食酒肉就变得无所谓了。同样的竞争是为了什么样的欲望去实现?为了好胜以及物欲的情况自然是不好,但是如果是为了生存,或者更为崇高的为贡献社会,为了救助他人,自然就不再落如俗套之中了。

呵呵~世人信仰的佛教竟然出了问题!

境界不同,看事情的深度就不同

不要陷入怪圈,学佛是需要一个悟的过程,而且学佛也可

以在家学,也并没有要求学佛的人人都出家,我个人认

为,入世修行也是一种境界...学佛也应该是循序渐进

的,逐渐领悟逐渐参透乃至勇猛精进,个人感觉,自己初学

佛之后,多了些无畏心,自信心,这也是学习佛法的殊胜利

益,学佛是不能急功近利的,但我们毕竟是俗人,总还是有

许多凡人的理想的....可能我们的境界还达不到吧....但

是如果你诚心修行,佛和菩萨是有感应的,会显现不可思议

之大威神力加持保护庇佑的....这是事实.....

佛本简单,佛本存在,
矛盾如此,亦为境界.

尊敬的同修,

我也曾有你一样的想法,矛盾。

后来想通了。。。

世尊(佛陀)在世时也不是要过和凡人一样的生活吗?吃饭,洗衣,睡觉。而且那时是新教(佛教)刚成立,世尊一样面对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