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 黎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20:19:41
怎么都没这首诗的完整的注释啊~?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与《龙门滩》的雄奇险峻不同,这首诗代表了黎简诗风清秀雅丽的一面。首联以拟人化的笔触,将水中树影和短墙夕阳之景表现得极富特色。颔联将视野放大,秋树黄叶与夕阳落照,构成一幅颇为绚烂的图景。颈联再转小园,幽竹、寒花虽是实景,却渗透着诗人的主观品格。竹静如人静,花寒似人孤,含有几许孤芳自赏的情怀。尾联以日落月出作结,既写新月如霜的凄清之景,又暗寓诗人为小园所陶醉,久久不愿离去。

院子里的老树倒影在波动的水中,视线穿过矮矮的墙,看到了夕阳落山.秋天飘落的黄叶浸在夕阳之光中.幽静的竹林一片寂静,菊花在寒风中孤单的开放.在小园中小立片刻,新月如同霜一般凄冷.

额~貌似只是表面翻译.

这首诗合之浑然一体,折之可分前后两个半幅。从时序上看,前半幅四句写傍晚秋荣。从对象看,前半幅纯写景物,后半幅由物及人。从诗意上看,前半句以炼字炼句胜,后半幅以意境胜,注重整体效果,不求一字之奇,一句之巧。“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新月:初三初四之月;新霜:凉秋九月之薄霜,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那幽竹静立亭亭,显示出诗人劲节高风;那凌霜傲放的秋菊,以其风骨与诗人引为知己主动送来盈袖的馨香;那皎洁无暇的一弯新月,诗人一片冰心。这位无意仕进,宁愿以作书画、授蒙童,清贫自守的岭南诗人,此时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名的胸次,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构成了孤清高洁的意境。前半幅诗中有画,这后半幅画中有人,写出了诗人的品节风骨。

请人王昶《湖海诗专》评;黎简曰:“峻拔清峭,刻意新颖。”符南樵说:二樵(黎简之号)书画冠时,为诗生峭结涩,少陵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也”。于此可知,黎简以清竣为特色,他是一位刻意追求诗意的诗人。他这首《小园》淡墨勾勒,清新如画,景中见人不尚藻饰而风物之神情意态;不求工整富艳而风骨凛然。其语言自然天成,似漫不经心,其实这是一种“极炼如不炼”的艺术境界,王安石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此诗足以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