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假买假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3:48:05

知假买假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根据2014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此可知,“知假买假”的行为也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同时,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说,“知假买假”行为不影响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通常情况下,购物者应当认定为消费者,可以主张惩罚性赔偿。
  注意:
  职业打假不在规定的范围内。职业打假通常是有组织的、经常性活动,不具有法定的消费者身份,其打假活动具有双刃剑性质,也有可能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我国消法中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关于此问题的明确适用条例,但近今年内由于王海等职业索赔知假买假打假人的出现,使得学理界和法学界对此问题一直很关注,中国高院也一直酝酿出一部关于消法适用的解释,当然目前还是没出来的 - -||||

但今年来对知假买假的案例的判决就可以看出其实还是开始偏向于判决索赔失败的。

因为严格意义上说消法保护的其实消费者在消费同时所具有的权利,其权利是基于买卖成立而具有的,可以变相看作是合同权利。
而我国民法合同法消法的基本原则都有一条诚实信用原则。
而消费者知假买假的行为可以是看作事先便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合同是不成立的,所以可以予以拒绝其权利的主张。

并且消法的本质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消费者知假买假的行为本身也是对经济秩序的扰乱,因此不是很主张保护。

不过,这主要还是要看你所在的地区的看法还有就是当时法官个人的法学观。

希望对你有用。

有不同的案例支持相反的观点,但按照《消保法》的立法初衷,应该是不保护的,应为知假买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

知假买假是不受法律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