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士的共同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0:44:40

士是周以来的一个贵族等级,是贵族的最下层
周代分封制规定贵族有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和士
以上三个等级都有一定的田产,全国土地归天子所有,天子封诸侯国给诸侯,诸侯再封邑给大夫,而士不能占有土地,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无恒产”
但是士阶层也有自己的贵族尊严,佩剑是贵族的标志,因此无论士有多穷也要佩剑,因为这代表他贵族的尊严,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有恒心”
在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地位有所提高,春秋时期一些居于士阶层的大夫家臣就掌有重权,例如孔子时代的阳虎,到了战国时代,士主要分为几个类型:文士、武士、辨士和谋士,根据他们的名字就能够猜出他们的专长
这些士依附在大夫和诸侯身边,为他们出谋划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门客,主公为他们提供食宿,他们就要对主公尽忠,但他们绝对不是奴隶,因为他们享有人身自由,如果主公失势或对他不好,他就可以选择离开
战国四公子都有蓄养门客的习惯,经常门下食客三千,信陵郡窃符救赵中的鸡鸣狗盗之徒就是士,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是士

士族阶层可谓是落魄贵族了,由于东周后期即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使得一部分贵族失去了原本的社会地位,分化出来沦为士。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每个士人都会受到当时诸子百家时代某种思想流派的影响。尊儒家的多为文士,受墨家影响的多是武士,喜好纵横家的便是谋士。尽管他们的职能不同,但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是怀有理想和抱负的浪漫主义者,他们富有激情,并且做事有原则,是道德的君子,并且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和精神君主的光环,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