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的中秋习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00:37:33

佤族有一句俗语:“把牙公艾,斋公尼,卧公桑。”“把牙”类似其他民族的火把节,“斋”为中秋节,“卧”即春节。意思是:“把牙节老大,中秋节老二,春节老三。”这三个节日是佤族的传统节日。

“斋”是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佤历十月)间。当谷子刚熟时,大伙头就召集所有小伙头以及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商定过节的日子。吉日选定后就敲锣击鼓,向全寨子的群众公布:“某日,全寨子的男女老少要早起打扫村寨,要修路搭桥。某日,全寨子要过“斋”节,招谷魂!” 过节前两三天,伙头就安排全寨子的青壮年男子出动修路搭桥,把要驮运新谷的道路桥梁拓宽修平。这是公益劳动,也是节日的内容之一。道路、桥梁修整好后,男人们就补谷仓、屯箩、篾笆等,妇女们则打扫屋里屋外、洗涤衣服、被子等。 过节这天,全寨各户要到主办节日仪式的头人家集中。各家各户多少要送去一碗新米作礼仪。然后就邀请三四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将她们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她们身着节日盛装,给她们一人一只口袋,口袋里备有一只老鼠干巴,一只鸡蛋。叫她们到旱谷地里、稻田里去采摘谷穗,一丘田采一穗,一块地里摘几穗装入口袋里。这就是拿“谷魂”。

小姑娘们拿到谷魂后,就回到主办节日仪式的头人家,然后就杀鸡、杀猪、滤水酒、煮糯米饭,还将小姑娘采回到家里的谷穗,剥上几粒丢进煮的稀饭里去。饭熟后,主办仪式的头人就念祝辞,看鸡卦,然后大家才能吃稀饭,吃糯米饭。大家都知道,这是“迎新谷”的美好节日。过了新米节,大家将喜获丰收,家家户户就要吃上香喷喷的新米饭。老人在家里喝酒唱调子,年轻人上山打猎或者到野外斗牛、摔跤。当夜幕降临,年轻人踩着洁白的月光,在舞场上唱歌跳舞,人们高高兴兴,喜气洋洋。

佤族人民将传统的“斋”节定为自己的节。并更名为“佤族新米节”。佤族新米节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更有较深的思想内涵。节日中,佤族对“谷魂”的崇拜,就是对劳动的祟拜;它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希冀,充分体现了古代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传说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佤族人只靠打猎和采摘野果野菜来维持生活,还不知道种植庄稼和饲养牲畜。有一天,一位皇帝路过佤族、傣族和拉祜族居住的地方,发现他们不会种植庄稼,于是就吩咐部下给佤族、傣族和拉祜族一些谷种,并且传授种植技术。

不知为什么,傣族和拉祜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