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教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3:19:04

《童趣》教案

教学目标:

1、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3、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2、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3、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请学生看一样东西。

多媒体出示图片

问:这是什么?(根雕)

问:你们再仔细看看,它像什么?

问:你们真会观察。一个普通的根雕经过仔细观察,经过丰富的想象,就会发现它的审美价值。这说明,观察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尤其是天真活泼的儿童,更能从丰富的想像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充满想像力的文章——《童趣》

2、作者、作品介绍

作者沈复是清朝乾隆年间人,他首先是一个落魄的商人。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的诗句,但沈复并非如此,从他的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中我们感悟到的是人世间至真至纯的情感,从中窥到了人性人情之真,趣味兴致之真。今天,我们就通过读他的《童趣》一文来体味这种趣味兴致之真。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⑴这是一篇文言文。可能学生会在语言上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但要注意读时要字正腔圆。所谓“字正”,就是字音准确;所谓“腔圆”,就是上发音饱满。(生齐读)

藐miǎo 强jiāng 唳lì 砾lì 为wèi之 凹凸āo

⑵朗读还要注意抑扬顿挫。

⑶学生齐读,读出感情,教师指导学生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