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越琦简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2:28:05
我要孙越琦的介绍
越快越好。.

你把他的名字写错了。

孙越崎(1893~1995),原名毓麒,绍兴平水铜坑(现平江镇同康村)人。宣统元年(1909)考入山会初级师范简易科,毕业后义务教书一年。民国二年(1913),入上海复旦公学,毕业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科。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运动。“五四”运动期间,作为北洋大学学生会会长,满怀爱国激情,积极参与发动组织天津学生罢课游行,被校方开除。经蔡元培帮助,转入北京大学矿冶系学习,十年毕业。十三年应聘创办北满穆棱煤矿。十八年至二十一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并到英、法、德、苏联等国考察油矿、煤矿。回国后,任国防设计委员会专员兼矿室主任。二十三年,任陕北油矿探勘处处长,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在陕北延长、延川一带勘探石油,打出中国第一口油井。11月,与翁文灏去焦作整理中福煤矿,任总工程师。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后,力排中外董事众议,冒生命危险组织中福煤矿员工将大部分设备拆除抢运至四川,与民生公司、资源委员会、盐务总局、四川银行界分别合办天府、嘉阳、威远、石燕四个煤矿,兼任四矿总经理,对抗战后方工业和民用煤炭供应,贡献很大。三十年,兼任甘肃油矿局总经理,在高寒戈壁,与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建成我国第一座石油基地——玉门油矿,其产量几乎是后方产油之全部,被誉为“煤、油大王”,是我国现代能源工业创办人和奠基人之一。三十一年8月在中国工程师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上,被授予金质奖章。抗日战争胜利后,由经济部派往沈阳为东北区特派员,接收东北重工业,同时兼任河北平津敌伪产业处理局局长。三十五年任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副委员长,后任委员长。面对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和国民党贪污腐败,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站到共产党、人民革命一边。三十七年10月,以资源委员会委员长身份,于南京召开重要工矿企业和部门负责人秘密会议,确定“坚守岗位,保护财产,迎接解放,办理移交”之方针。在中共地下党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员工开展护厂、护矿斗争,拒绝执行蒋介石关于拆迁资源委员会所属工厂设备去台湾之命令,将所属近千个大、中型厂矿企业及三万科技、管理人员完整地移交给共产党。三十八年5月,其爱国行动被国民党察觉,即辞去在国民党政府中所任职务去香港,公开与国民党决裂。到香港后,发动资源委员会驻港国外贸易事务所员工开展斗争,组织“保护矿产品委员会”,并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