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从什么时候开始是是思乡的象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0:40:24

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说到月亮不能不提嫦娥,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户晓,后羿从西王母处取得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奔上月宫,从此远离家乡,孤寂凄凉,长夜不寐.从那时月光隐隐象征着思乡.直到后来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李商隐的 《嫦娥》中都借月思乡,久而久之,月光象征着思乡的意识逐渐显露,直至至今.

中秋与月密不可分,中秋源于周朝,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思念家乡,寄托情怀.确切地说月光从周朝开始是思乡的象征!

周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