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具体说一下老子于孔子之间的关系,这两个人好像是师徒,但又代表不同的流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7:24:30
这两个都算名人吧,说说两个的联系吧``` 别的介绍不用多说了``
要刷分的同志就免看了~~~~
在这里交流经验还可以,来刷分就没意思了`` 你一个问题都不答,要那么高的等级能干什么啊?

孔子年轻时曾拜访老子,老子在孔子将到时骑着青牛远远相迎,两人宾礼有佳,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进行了交流。老子对孔子说:“你现在读的书都是古人的,古人的骨头都已经烂了,何必非要拘泥于古人的说法呢?你应该去除心中的傲气与自已为是,这对你是有帮助的。”孔子回到家乡和自己的弟子们说:“地上的老虎我知道他善于捕猎,水里的鱼我知道他能够游泳,而天上的龙在云雾之中,我是无论如何也不知道他的本领的。老子在我看来就好像天上的龙一样啊。”这是孔子对老子的极高评价。

孔老二是儒家的创始人。
李耳是道家的创始人。
两人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但老子要比孔子出生先一些,
孔子曾经问道老子,但也没有真正的师徒名份。
简单说就是这样。

论孔子与老子的关系(1)
作者 : 胡适

我们现在可以谈谈“儒”与“道”的历史关系了。同时也可以谈谈孔子与老子的历史关系了。

“道家”这一名词不见于先秦古书中,在《史记》的《陈平世家》、《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史公自序》里,我们第一次见着“道家”这个名词。司马谈父子所谓“道家”,乃是一个“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混合学派。因为是个混合折衷的学派,他的起源当然最晚,约在战国的最后期与秦汉之间。这是毫无可疑的历史事实。(我别有论“道家”的专文)

最可注意的是秦以前论学术派别的,没有一个人提到那个与儒墨对立的“道家”。孟子在战国后期论当时的学派,只说“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韩非死在秦始皇时,他也只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那么,儒墨两家之外,那极端倾向个人主义的杨朱可以算是自成一派,其余的许多思想家,——老子、庄周、慎到、田骈、邹衍等,——都如何分类呢?

依我的看法,这些思想家都应该归在儒墨两大系之下。

宋、尹文、惠施、公孙龙一些人都应该归于“墨者”一个大系之下。宋(宋)、尹文主张“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他们正是墨教的信徒。这是显而易见的。惠施主张“泛爱万物”,又主张齐梁两国相推为王,以维持中原的和平;公孙龙到处劝各国“偃兵”,这也是墨教的遗风。至于他们的名学和墨家的名学也有明显的渊源关系,那更是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