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以月带思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5:00:39
我们老师让找关于月的资料,准备以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麻烦大家给点资料,最好是能告诉我,古人为什么以月亮带思想之情
那有没有什么例子呢? 比如 诗文,句子,例子什么的

月有缺有圆,就代表着人有离有散一样。古时候的人们对月圆的期盼其实是对团圆的期盼。那时没电视、没音响,没一切可依托的现在物质来舒展精神上的寂寞(其实寂寞,人生来就有,古人也不例外了),他总要找一种意境或物件来得以抒发,也是“寄物抒情”了,再加上古人对自然物件的崇拜,而孤独的夜晚唯有明明月光的陪伴,就不难理解古人对月亮的钟情了。久而久之,人们对月亮有了一种寄托,一种喜爱。单一句“月是故乡明”就说出了对故乡的相思,还有对故乡人的相思。

是中国对圆的情节之首,中国自古以圆代表圆满.团圆,月圆就是典型的意味团圆,见月思乡,是见月想到了月圆,既而想到了团圆,想到了家人,所以古人以月抒思想之情。

菜根潭里有一句话是:月照百川,心珠独朗!
我觉得也应该是月照百川,千里江山共有一轮明月,那么寄相思于月亮岂不是寄相思于思念的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