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请教武侠片里面经常出现的一个道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2:39:18
在武侠片里面如果出现了探索山洞或暗道这样很黑的地方的时候,里面的(男女)侠士们就会从怀中去出一个小棍,拔掉头,然后用嘴吹一下,这个小棍就会着起活,然后用来点燃火把或油灯什么的,我想问问这个小棍是啥东西,它是用啥材料做的,怎么做的,咋这么神奇呢?

简直比打火机和火柴还方便多了。

那个东西叫火镰
有一种东西叫火廉,人们是用这个东西去火的,上面有绒,敲击的时候,会有火星,这个一直用到火柴出现以前
火镰。一种比较久远的取火器物,由于打造时把形状做成酷似弯弯的镰刀与火石撞击能产生火星而得名。陕北农村特别是五、六十年代还比较盛行,现在已很难见到它的踪影。上点年岁的人谈起它也只是津津乐道而已,想从哪个旮旯角落搜出一件也不是容易的事了。只因为它太普通太不起眼,不为人们注意或被遗忘。而映在岁月记忆里那别样的影象会久久挥之不去,它是一个过去的历史证物。
火镰基本由三部分组成。火石:一般产自河滩,经过河水冲刷并于石头间相互碰撞、摩擦留下的质底比较坚硬,并在高速撞击时能产生火花的石头。也有从山里直接开采出来的,它的纯度比较高,所含成份和现代的火石相同。火绒:就是艾蒿的嫩叶。一种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在春夏之末将其叶片采摘凉干或阴干后用手揉成絮状待用。因艾蒿自身具有抗菌、防霉、防虫、镇咳祛痰的功效。民间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悬门户上”,“居家常备艾,老少常无患”以禳毒气的习俗,因此先人们把它做为点烟的火引子也就不足为奇了。钢条:大众化的就用一小块硬度不太强的普通钢条,打造成弯弯的镰刀形状成为火镰的主件。比较讲究点的器物主人,在钢条上刻有麒麟喷火、龙吞火球等纹饰,并把一块皮革镶嵌在弯弯的钢条内,制成象现代女性手里拿的小坤包样子,口上嵌有两块铁皮,其中一块带有磁性,不用时会自动把口封好,起到防止包里装的火石、艾绒等物件丢失或受潮的作用。再缀上一根好看的绳子,穿上一棵不错的珠子或玉器或玛瑙,这样既增大了体积也美观了火镰的主体,它反映了主人的品位和档次。
火镰是男人们的随身附属物件,特别是喜好吸烟的男人们。它不同于鼻烟壶,鼻烟壶是官宦人家的饰物把玩,局限于少数人群,火镰它在民众中流行,具有特别的适用性装饰性和操作性。它始于年月无从考证,而它的消失确是让火柴和打火机的问世取而代之了。
远古流传的普罗米修斯用茴香树的枝条盗来太阳神阿波罗的火种,现代奥运则用抛物锅形聚焦太阳能采集火种,普通教科书里介绍:弓钻取火、滕条取火、击石取火、木片取火、凸透镜取火、手电碗取火、放大镜取火、冰块取火等等生存技能。都不能在民间广为流行,而火镰它留于民间行于生活,集合了淳朴和智慧,不能不说是进化和优胜劣汰的佐证。
火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