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斯悖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7:21:43
1953年,阿莱斯(Allias)曾做过一组心理试验,要求受验者在如下两组彩票组合种进行选择:
第一组:
A=(500,0;100,1;0,0)
B=(500,0.1;100,0.89;0,0.01)
第二组:
C=(500,0;100,0.11;0,0.89)
D=(500,0.1;100,0;0,0.90)
其中,每一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彩票的收益,第二
个为概率大小。单位:万美元。
试验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在第一组中会选择A,而在第二
组中会选择D。
试根据上述条件,通过计算说明为何这一实验结果与独
立性公理相冲突?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说明不同偏好的人的选择性问题,在第一组中,A:以1的概率获得100,B:以0.1的概率获得500,以0.89的概率获得100,0.01的概率获得0。在第二组中,C:以0.11的概率获得100,以0.89的概率获得0,D:以0.1的概率获得500,以0的概率获得100,以0.9的概率获得0,。
根据效用原理人们在第一组中更偏好于A(因为A中人们确定获得100),但是,当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发现在以一组中偏好于A,经过简单的数学推断,1*100优于0.1*500+0.89*100+0*0.01,也就是0.11*100优于0.1*500+0.01*0,我们在两边同时加上0.89*0,于是矛盾的情况发生了,在新的情况中,人们获得0的概率一个是0.89,另一个是0.90,风险相似,但是预期收益相差很多,这就是著名的allias悖论(你说的与独立性公理相冲突)。
但是这只是一种理论形式,也就是说当人们都是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人们的最优选择,但是在现实中,人们有许多是风险偏好型的投资者,这种情况下,在第一组中的情况就有不同了。
希望能帮助你,满意就加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