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士农工商中商最排后,为什么大户人家还是很受尊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4:28:43
大户人家一般被尊称为员外,员外本是官名,后泛指有钱人了,是不是表明商人做到一定程度,地位提升,就是“士”的地位了,这样一来,士农工商的排位管个屁用,谁敢看不起有钱的“商”啊。如果让古代一个普通的农民选做农还是做商,他会不选商吗?

我以为楼主你把小说里面的称呼和历史弄错了。只有小说才会把员外这个称呼到处乱用。其次,所谓“大户人家”指的是世家,不是商人。这种家族家中至少子弟功名在身(比如秀才、举人)。另外还有一种“大户人家”就是从商转入士,也就是说,他们家族部分人(通常都是私底下的,非公开)经商养家,但真正撑门面的已经是“士”了。大户人家受尊敬的也是他们公开荣耀的“士”那部分人,别说他们大多和商无关,就算和商有关,也是遮遮掩掩,上不得台面的!
就算是普通老百姓,若非活不下去,也是不会碰“商”这一块的。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排序,即古代平民分4等:士农工商。商排最后,这与我们今天的地位排序大不相同,从目前接触的历史看,古代也有大贾,富可敌国,再怎么说商人也不至于排名最末。之前我认为标准是读书人定的,可能士人看不惯商人的铜臭气,所以做了这样的排名。但行业的历史地位的形成一定是和从业者的好恶一致的,所以我一直觉得另有原因。
这次在川藏行的途中接触到了最古老的商队——马帮。川藏很多地方即使今天都是不通车的,以川北为例,到处碉楼土寨,这些地方就需要马帮。盐、茶、铁等生活必需品,而自己无法生产的,就需要马帮来回穿梭贩卖。我估计在民国之前最主要的商队、商人就是从事这样的工作,

因为有钱。

很多人给他打工的。

再说这都是老黄历了。

士:当官的
农:地主
工:手工艺者
商:小买卖

那种商,基本上就是大地主的商,本身是有很多地经营的。而那个最小买卖的商就近似无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