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记》表现了一个什么成语的道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4:58:13
什么成语?关于成语的什么道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今天,我学了古诗<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是:从庐山的正面看像山岭,而从侧面看又像山峰,无论从高、从低、从远、从近哪一个角度观看都不一样.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因为站在庐山之中.
诗的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这个千古名句让我想到了一句名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意思是:人正处在事情的发展之中时,往往很难发现事情的对错,而旁观的人反而看得非常清楚.

这首诗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也许只会从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能从多个角度去考虑,而旁观的人却看的一清二楚非常全面,当旁观的人给你合理的建议时,我们都要善于接受,只有善于接受别人建议的人才会不断进步。

研究一首诗不仅仅要看诗句的含义,还要看诗所处的时代和作者的所处的政治和生活环境以及作者的政治主张,理想报复等等.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这么四句28个字,字面意义描述庐山绚丽多彩,风姿各异;寓言意义(象征意义)表示正确认识事物,须保持距离;伦理道德意义指示处世待人毋偏执于一端;神秘意义暗指执滞、偏枯者难悟佛门,难化解万事万理。苏轼精研老释,倾心佛道,有超脱尘世的思想。——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