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存房”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32:25
《淡新档案选录行政编初集》第二五二移光绪九年十二月初九日一一六○六--三

前代理新竹知县周,将卷簿移交於新任知县朱

前代理新竹县正堂周为交代事。案蒙本府宪陈札:「以敝县代理新竹篆务,已逾三月,所有前县徐任交代,应即照章接办,并委淡水县监盘会算」等因。遵经会同查算,将徐任经手、及接收前任流交、流抵库款,核定总摺,分送行印在案。兹敝县交卸,除俟徐任定摺缮齐录送外,合并汇造大交代册摺,连同各卷簿,一并移交。为此备移贵县,请烦查照,希即接收核算。望切,望速。须至移者。

计移送:

交代库款总摺一扣。钱粮清册壹本。耗羡清册壹本。正供清册壹本。税契清册壹本。当税清册壹本。垫支俸斋铺兵工食等款清册壹本。屯租清册壹本。渡租清册壹本。学租清册壹本。快官庄租清册壹本。减平清册壹本。一成减廉清册壹本。就廉扣捐资助册壹本。官民捐谷清册壹本。扣收截旷兵米清册一本。代收大甲等三泛兵米清册壹本。捐存考费清册一本。正供总报簿壹本,存房。番■〈勹外云内〉丁廍饷耗羡当税等项总报簿壹本,存房。税契总报簿壹本,存房。屯租总红簿一本,存房。征收学租卷壹宗,存房。征收渡租卷壹宗,存房。征收快官庄租卷壹宗,存房。支放兵米卷壹宗,存房。收回截旷兵米卷壹宗,存房。支给各役工食卷壹宗,存房。支给簿壹本,存房。祭祀卷壹宗,存房。移给俸斋卷壹宗,存房。奉划协济屯饷卷壹宗,存房。奉划公捐资助卷壹宗,存房。支给隘粮卷壹宗,存房。支给渡夫工食卷壹宗,存房。考书院卷壹宗,存房。学租支给簿壹本,存房。详领驿站经费抵解余谷卷壹宗,存房。详领津贴抵解税契卷壹宗,存房。详请支收交代款项卷壹宗,存房。清丈屯田卷壹宗,存房。清理田赋卷壹宗,存房。禀复免■〈勹外云内〉正供卷壹宗,存房。三邑会详请应(?)考费卷一宗,存房。奉发凤嘉彰等邑协济俸役养廉册卷一宗,存房。

存留库房,存档的意思。

我记得《治谱》里有这么一段话

一刻册成、士夫各送一本、民愿刷者听、每年用好纸刷印连封印印过三本、一存房、一存库一存笥存笥者。随时可查。不靠户书矣。户房使收批廻。可耳。

又《富惠全书》里曾有“一存房,一存宅”之说。

可见意思不是存储到仓库,因为有存库一项。
也不是记录档案。因为是印刷3次,不是记录1次,引印刷2次。

房:古代有官署及办公处所的意思。如:房科(旧时官衙里的下级办事人员);房省(宫室,官署)。又指明清乡、会试分房阅卷处所。亦指分房阅卷的同考官。如:房书(八股文的选集,所选的是进士的文章);房考(亦称“房官”。明清时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房差(房考官的差使)。

因此:存放乃是存储于(对应)官署(备案、存档)之意也。

清代地方州县等衙门内上承明代的制度,设有三班六房
“三班”是指衙役而言,即壮班、皂班、快班;“六房”即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是按中央六部对口而设之州县官衙办事机构。六房一般由知州或知县委派幕宾代管,具体办事人员为胥吏,正式之名称为典吏。
套用现代的概念,“房”就相当于县政府机关里的“科、局、办”,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大约和人事局、民政局、文教局、人武部、公安及司法部门、城建局等职能相似。“存房”是指列在“大交代册摺”内的这一些档案,没有随同册摺作“附件”移交,而是仍然留在各该办事机构(“房”),因为这些部门还需要不中断地使用。

同意楼上说的
应该是“存于房”,介词结构后置句,译为“在档案室(库房)中保存”就隐含了一分材料留备使用或供人参阅,另外抄录一分保存于库房之中。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也是通顺的。

存cun 二声
动词。
1存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生存。存者且偷生,死者已长已矣。(《石壕吏》)
3居。 存心又不可不厚。(《儿女英雄传》)
4思念。存君兴国。 (《屈原列传》)
5省问。慰问。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6保留。去伪存真(《续传灯录》)

个人认为应该是6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