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 佛学方面安慰人的典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2:07:27
小弟一友,遇烦心事,喜欢上了不该喜欢的人,还做了点傻事,痛苦ing~~
为了安慰他,我找了个“放下”的佛学方面的故事,这个故事对我启发是很大的,不过不知道对他如何。

我觉得佛学方面上的东西很很能调解思想的,所以,来求几篇能够安慰人,让人放弃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方面的 佛学典故,佛经之类的,整理几篇文章写给他。

希望大家能够帮帮我,如果有好的答案,继续加悬赏,需要多少奖励分你尽管开口。
谢谢
呵呵,谢谢,可是我没时间找,最好有直接的

http://www.myfo.org/channel6.html
  这个是心地家园,里面有很多佛经故事,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于是富翁将珠宝、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慈悲为怀,这样滋润了他的心灵,他也尝到了快乐的味道。

  时下,人们成天名缰利索缠身,何有快乐?成天陷入你争我夺的境地,快乐从何而言?成天心事重重,阴霾不开,快乐又在哪里?成天小鸡肝肠,心胸如豆,无法开豁,快乐又何处去寻?

  因此,“放下就是快乐”是一味开心果,是一味解烦丹,是一道欢喜禅。只要你心无挂碍,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绽放!

  西元十世纪,印度佛教大师那若巴是比哈尔邦那澜陀大学的博学的方丈。在金刚瑜伽母点醒他,他的文采知识胜过他对佛法精神的了解之后,他不再被知识分子生活的愉悦所迷惑,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崇高的地位和寺院的生活形式。取而代之的,他找到了业缘注定的上师——帝洛巴,一位住在孟加拉自在的成就者(瑜伽行者)。

  帝洛巴在以鞋子掴那若巴的面颊之前,曾给那若巴计十二项艰难的考验,在那一掴之下,那若巴证悟了大手印——那是内具的绝对实相。那若巴后来成为译师玛尔巴的上师,而玛尔巴又是米拉日巴的上师。

  帝洛巴住在一条河边,靠稻谷残屑以及他亲手捕捉到的活鱼为生。那若巴第一次遇到他是在河岸边,那是一个早晨,帝洛巴披戴着破烂的棉布衣,眼睛充满血丝。

  那若巴顶礼后,绕行于自在的疯狂瑜伽士旁,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