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重阳中诗人为什么会觉得”战地黄花分外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8 12:15:50

是一种积极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表达了一个大无畏的革命者的开朗胸襟与豪情,是一个壮志凌云的战士,敢于面对无情残酷的革命斗争在肃杀的秋风、泠洌的霜天,却能益增其奋发的气概;一如盛开的秋菊,在无情的战火中,所吐露的芬芳,益显浓烈正是他人格的写照!

过路赚分,谢谢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带有赋而比的特点。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尽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战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战争是残酷的、可恶的,同时是会死人的。
古时,人们往往以黄花喻示厌战和反战的情绪。
毛主席在这里说分外香,一是表述刚经历生死考验的红军指战员那种劫后余生的真实感受,因为一旦从死人堆里爬出,他肯定看这个世界的眼光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当然他会觉得野菊花“分外香”罗!
再就是表述了诗人反战厌战的情绪。为了崇高的目标,红军不得不进行战争。今天的战争就是为了消灭明天的战争,所以必须战争。
再就是状物。战场上残存的野菊花在雨后、在硝烟尚存的环境中,它的幽香不是更显得异常突出、分外香嘛?
--寂寞大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