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三元里抗英斗争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13:52:11
我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道题我不会.希望大家给我更多的答案

1841年5月29日,英军劫掠队窜到三元里一带抢劫,并侮辱菜农韦绍光的妻子。韦绍光等忍无可忍,与敌力搏,当场打死几名英国士兵。为预防英军报复,三元里人民在北郊三元古庙集会,决定立即武装抗击,以三星黑旗作指挥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三元里附近103乡人民闻讯后"义愤同赴",组成一支反侵略的武装力量。5月30日晨,数千名义勇军逼近英军司令部所在地四方炮台,诱敌军至预设的包围圈牛栏岗,经一天激战,打死英军200多人(其中有两名校官),英军逃回四方炮台。牛栏岗一仗,三元里人民大获全胜,英军惨败。31日,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等县400余乡的义勇也闻讯赶来助战,达10多万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当年三元里人民誓师抗英的三元古庙旧址,现已辟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陈列馆"。广州市人民政府于1950年在三元里建立"1841年广东人民在三元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牺牲烈士纪念碑"。?

三元里人民抗英,是鸦片战争中广州人民自发的一次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史上最早取得胜利的一次群众性反侵略斗争。它的意义在于,在对待外来的侵略中,孕藏在中国底层民众中的反侵略情绪和斗志是巨大和成功的。在随后的义和团运动,同样是以农民为主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外来的侵略势力,这都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的大众是有着不甘曲辱,不甘被蹂躏的反抗心理的,并且敢于抛头颅,撒热血的。

可为什么在中华历史中,每每的有外强侵略时,总会以最终的软弱姿态来甘受凌辱那?南宋的偏安一隅,明末的残遭杀戮,以及近代的南京大屠杀!我们可并不缺铮铮铁血男儿呀?

这问题只能出在历代的统治者手里。这似乎有些费解,皮将不在,毛将附焉?难道统治者们不愿本国完整而延续?享受着统治阶层的利益?他们当然想了。但一旦有外强压境震动统治者地位时,同时本社会内部也必然出现社会秩续的紊乱,也同样危及他们的地位!是向外强忍让示弱以求得统治的苟延,还是冒着被子民们推翻的危险调动子民的爱国热情抵御外辱,两害相权取其轻,自然的任何一个统治者都选前者。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宁愿作弱国中的君主,也不愿作强国中的平民。也就是宁作鸡头,不作风尾了。清末的慈禧便是明证呀!镇压义和团以交好洋人,只为了能继续吃她那栗子面的窝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