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对flash脚本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4:54:21
下面脚本中是利用两个循环创建“movie_mc”的复制排列,此脚本中并没用到for语句对j的值进行限制,它是如何控制j实现两个循环的,请指点。
j=3;
for(yi=0;yi<=40;yi=yi+10){
for(xi=0;xi<=480;xi=xi+20){
duplicateMovieClip("movie_mc","movie_mc"+j,j)
setProperty("movie_mc"+j,_x,xi);
setProperty("movie_mc"+j,_y,yi);
j++;
}
}

这里的for就和C语言中的一样, 比如第一个循环语句:

for(yi=0;yi<=40;yi=yi+10){
//当中的代码;
}

它已经对变量"yi"的值进行了限制, 它的功能是: 把变量"yi"的值设为0, 执行循环大括号当中的代码,当执行完之后把"yi"加10, 然后继续执行一遍方括号内的代码,然后继续把"yi"加10......如此循环,只要"yi"<=40, 就一直重复执行, 直到"yi"<=40不满足为止. "yi"的植由此被限定了.

所以j并没有循环,它只是循环中用到的一个变量而已,真正有循环的变量是"xi"和"yi"两个.

这段代码实现如下功能: 将"movie_mc"剪辑复制到"movie_mc3",并设定其横坐标和纵坐标都设为0. 然后再复制到"movie_mc4",横坐标加20......依次类推,一直复制到横坐标为480为止.然后纵坐标从0变成10,横坐标归0,继续执行到480......一直到纵坐标为40为止.所以,最后一个影片坐标应该是: (480,40),j是多少的话.....自己算吧,呵呵! 或者在整段代码最后加一句:

trac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