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道八年级科学问题,并写出解析过程答,高分悬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2:32:42
Q1:50度时,A物质溶液100克,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先蒸发掉10克水,有4克晶体析出,在蒸发掉10克水,又有5克晶体析出,则A物质在50度是的溶解度为?
A:4克 B:5克 C:40克 D:50克
Q2:50毫升水和50毫升的酒精混合的液体的密度是?
A:大于0.9g/cm3 B:小于0.9g/cm3 C:等于0.9g/cm3
Q3: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能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
A 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 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C 食盐的溶解度变大了 D 食盐的溶解度变小了
Q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的气泡溢出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Q5:20度时,有两份溶液,质量分别为200g和100g,在20度下,各蒸发掉11克时光于,析出的晶体质量分别为a克和b克,则正确的是 ( )
A a大于b B a等于b C a小于b
Q5中“各蒸发掉11克时光于”是“各蒸发掉11克水”
批错。Q5的确是饱和的,弄错了 不好意思

回答的详尽一点,可能会比较罗嗦
第一道题:
思路及答案
溶解度,即为100克水在一定物理条件下,所能溶解物质的质量。当然这个溶液是饱和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克水的时候,因为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所以不能判断,但我们得到一个信息,有晶体析出,证明此时的溶液已经饱和了,所以,第二次时蒸发10克水析出5克晶体可以作为解题的依据。10克水析出5克,100克水对应的就是50克了。

第二道题
思路及答案
酒精是可以溶于水的,所谓溶解不是简单的搅混,那个是浊液,液体放到液体里叫乳浊液,固体放到液体里叫悬浊液,浊液的简单的物理混合,沉静一下是会有沉淀的。溶解是分子(离子)级别的混合,所以溶解的时候体积的变化不等于溶解前两者之和,一般是小于两者之和。所以,用酒精质量(0.9g)除以混合后的体积(不到100ml),答案是A(大于0.9g/cm3 )

第三道题
思路及答案
溶解度只取决于要溶质本身以及温度压力条件(不考虑几种物质同时溶于一种溶液的情况),一般初中的问题不涉及压力,所以考虑温度和溶质就可以了,只要这两个条件不发生变化,溶解度就不会变,不要怀疑溶解度变了。所以这个题就只剩两个选项了,能溶解就证明其不饱和。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是,饱和食盐水因为浓度大于萝卜中细胞液的浓度,所以萝卜失水了,所以原来的饱和食盐水中的水分多了。

第四道题
答案及思路
溶解度和压力有关,压力减小,溶解度减小。C说明的正是这个。

第五题
题目有问题,我怀疑你说的可能是饱和溶液。如果是饱和溶液,那么,这个题的问题就是,蒸发掉11克水析出多少晶体。换个思路,这些晶体原来都是溶于11克水的,而这个溶液又是饱和溶液。那么这个问题就转换成了,两份11克水溶解同一种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当然是一样的。

太简单了,化学常识嘛。
1.d,在第一次蒸发前不是饱和溶液,第二次是。
2.a,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溶液体积是小于两者之和的。
3.b,从饱和溶液的定义上就是这样的,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萝卜细胞膜会向高浓度溶液渗出水份从而维持细胞膜内外深度趋向相等。
4.c,这个例子说明的是气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