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中佟志去的地方“三线”是什么地方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3:01:53
好多地方都提到过“三线”这个词???

嗯,“三线”对于现在的年轻人确实很陌生了。可对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人们来说却是个挥之不去的噩梦。当时毛认为“帝、修、反”包围、敌视、仇恨我们。可能很快要攻打我们了。而中国的科技、工业精华都在沿海“前线”。所以非常危险。就要统统搬到人家打不到的地方去。这就是所谓“三线”。据此你在中国地图看一看就知道了。沿海地区是“一线”;中西部山区是“三线”;中间地带就是“二线”。
当时象佟志那样主动要去的其实很少。多数都是被迫去的。至少我知道上海是这样。一个单位一听说要支援三线了大家人心惶惶。名单一下来马上哭啊闹的,上吊跳楼的也不在少数。

三线”这个词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很陌生而遥远的一个词了,但它对于我们整个西部而言却是一个割舍不掉而又被遗忘了的词。今天,将通过我们的镜头,重现当时的情景并表明自己的立场。
“三线”本来是由一个国家战略“三线建设”的简称。它始于1964年,止于1976年,历时近十几年,国家耗资几千亿人民币,内迁厂矿数万,移民以百万计。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了“反帝、反修”,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因此那时国家把边境和沿海地带称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而西部地区的崇山峻岭则称为“三线”。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次“西部开发”。而今天的“西部开发”已经是第二次了。三线给西部带来了工业,带来了移民,带来发达的工业文明和文化。至于为了“备战”而作的许多建设到底有什么重要而伟大的作用,我不知道。就像在冷战时期美苏之间发生的核军备竞赛,究竟有多大意义?反正,前苏联在这场无谓的竞争中伤尽国力,轰然倒下了。

四川、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