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题:曾有许多著名文人在杭州做过刺史或知州,以下哪位不在其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1:33:31
A文天祥 B范仲淹 C白居易 D 苏轼

B范仲淹
  范仲淹入仕后,最初十余年,一直担任地方上的小官员。他每到一地总是
  踏踏实实地做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并且干得很有成缚。宋真宗天禧五年
  (1021年),范仲淹到泰州(今江苏泰州市)任西溪镇盐仓监官,掌管盐税。
  他看到泰州及楚州(今淮安)、通州(今南通)、海州(今连云港西南)各州
  ,因唐时所建捍海堤年久失修,早巳颓坏,每年秋季海潮泛滥,往往阡陌洗荡
  ,庐舍漂流,人畜丧亡,盐灶也多被冲毁,灾情十分严重。退潮以后,过去的
  良田都变成了不宜耕种的盐碱地,老百姓无以为生,只好携家外逃。这件事本
  来不属范仲淹的职权范围之内,但他积极向上反映,建议修复捍海堤。宋仁宗
  天圣二年(1024年)朝廷任命范仲淹主持整个修堤。经过将近四年的努力,天
  圣六年(1028年)春,长达150 里的捍海堤终于修好,解除了这一带的潮水灾
  害,保护了农田和盐埸。2600户外逃居民也纷纷返回家园恢复生产,原来葭苇
  苍茫的荒地,又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范仲淹的功绩,为他
  修建了祠堂,并将捍海堤取名为范公堤,灾区中心兴化县的人民往往以范为姓。
  由于范仲淹有此政绩,便调到中央担任秘阁校理(秘阁是皇家藏书楼之一
  ,校理是负责藏书的整理和校勘),到了中央,范仲淹更关心朝政得失和民间
  利病,又与朝廷中的腐朽势力展开斗争,犯颜直谏。他看到刘太后独揽大权,
  把宋仁宗当成傀儡,便批评这种不合理现象,奏请太后还政,有人劝他别这样
  锋芒毕露,他说:“我的官职很小,俸禄不算多,但每年也有三百贯铜钱,相
  当于两千亩地一年的收成。如果我坐食禄米,不去为国为民立功,那和专门糟
  蹋粮食的螟虫又有什么两样?人都说犯颜直谏会给自己惹祸,不是明哲保身之
  计,其实说这种话的人才是最没眼光的,他们不懂得:只有朝廷内外的官员都
  敢于直言,君主才会不犯错误,百姓才能没有怨言。政治上清明,才能祸患不
  生,天下无忧。这不正是远离祸乱、保全自身的根本之计吗?”但不久,范仲
  淹因由此触怒太后,被贬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