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楷模的手抄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6:06:15
急用学楷模的手抄报
树新风的也中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雷锋这个熟悉的名字都会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昨天,电子工业出版社推出的《像雷锋那样》一书重新解读了雷锋精神,雷锋除了被大家熟知的道德楷模外,还被打造成了一个“成功者”和“励志榜样”。

《像雷锋那样》的作者吴红梅通过对雷锋熟悉的人的深入采访,在掌握大量历史素材的基础上,邀请著名人力资源专家、职业经理人、伦理学家、艺术家、作家从现代成功者的角度对雷锋的人生故事进行了重新解读。在书中,作者首次提出了雷锋是名成功者的概念,将雷锋与成功学、人生规划等时髦概念结合起来,为学习雷锋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在这本书的首发式上,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雷锋生前的领导冷宽将军、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小学生陈雅娟、雷锋生前的摄影师季增、张峻等人都聚集到一起,堪称是雷锋牺牲45年来,和学习雷锋有关的人最全的一次“大聚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雷锋使得不少曾与他有密切关系的人生命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陈雅娟,这位当年与雷锋一起合影的小学生,如今已从抚顺烟草专卖局副局长的岗位上退休,自己成立了影视公司。她告诉记者,除了拍摄《雷锋班的故事》外,她还在筹拍《22岁的永恒》,以此纪念22岁去世的雷锋。
这则新闻让很多人发出了“雷锋正被人们淡忘”的忧虑,其背后所隐含的意味是:曾经激励几代人成长的雷锋精神,是否已经光环渐褪?雷锋精神还能被年轻一代所接受吗?显然,这是一种误读。雷锋与雷锋精神完全是两个概念,淡忘雷锋不等于丢失了雷锋精神,而发扬和传承雷锋精神,也并不是一定要记住雷锋是谁。

我们怎么强求现在的小孩像成年人一样,将雷锋的事迹记得一清二楚?

根据冯骥才小说改编的电影《神鞭》的结尾处有一句台词:鞭没了,神留着,让人印象颇深。事实上,我们应该珍视和永存的并不是雷锋这个人,而是以“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等在内的雷锋精神。只有精神是不死的,只有精神的延续才是有价值的。尤其是在今天,在物质汹涌价值观迷失的当代,如何运用好这笔财富,如何把雷锋精神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并进一步发扬光大,远比处心积虑地强调“雷锋干什么工作”“雷锋是哪里人”更有现实意义。

或许有一个问题不容回避:如果我们对雷锋本人都一无所知,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