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文学创作或梦与文学作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5:29:48
字数在300到400之间,速度要快
梦与文学!!

梦!!

往事蹉跎——心理阴影与文学创作——探讨白居易《长恨歌》主题
  在现存的几种观点中,爱情说、讽喻说及时代感伤说各据其理,互不相让,成三足鼎立之势。

  全诗从杨妃入宫、专宠写起,至马嵬之变,手法一改,由写实转为浪漫。前半可见讽喻,后半支持爱情,通篇却也有时代感伤。因而,我个人认为,支持任何一方都未必是最终结果,且又会落入他人的思维定势。

  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一篇文章一个主题”的思想禁锢,一篇好的作品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越是好的艺术品其观点愈隐蔽!

  让我们先把目光移开一会,根据野史记载,白居易早年有一初恋情人名湘灵。(这在他早期的一些作品中可以得到证实,如《生离别》、《长相思》、《潜别离》、《花非花》等,详见附录。)众所周知,唐朝较之其它各朝更注重礼法,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而诗人出生在世家大族,碍于门第与礼法,他们的恋情无法公开,遑论婚嫁。

  但是,他们又怎么能甘心、如何能甘心?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怀湘灵》)

  细绎诗意,可见两人虽未成婚,却早有私订终生之实。然而,诗人终究是没那份勇气去捅开封建礼法的迷雾。最终,他选择了“潜离和暗别”。可以想见,这一段记忆将会是一生的梦魇。

  公元756年,马嵬坡。

  生与死——这个历史难题终于还是降临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身上。杀,或是不杀?左边,是民心所向,大唐百年基业;右边,是半生缱绻相伴左右的爱人性命。

  周围的士兵在狂喊:杀、杀、杀……

  一个个斗大的“杀”字开始在他眼前晃动,仿佛这天地也开始旋转。

  茫然间,一挥手,泪——如泉涌;欲挽留,手——在颤抖。君、无、戏、言!

  这场景何其相似,于是乎,诗人情不自已,在诗作中化身唐皇,结合民间传说以及自己的想象,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续写这未了之情。

  寻方士、仙山问答、寄托信物等等无不表明诗人对湘灵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此刻悔恨当初懦弱。然而,随着诗歌的渐近尾声,这个华丽而又凄美的梦也变得破碎,他,还是要面对现实,心中还留着那一